新闻与资讯
新闻与资讯
提供最新的行业动态和公司信息
尚明怀浅谈国企合规管理及建设
来源:网站编辑   阅读: 2023-08-09 23:27:33

企业合规为何今天成为一个热词,除已多次被国家和中央文件提及,甚至正式进入“十四五规划”,从目前我国经济形势发展的现状来看,也决定了企业合规具有的现实意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尚明怀(曾用名尚明淮)老师为您整理分析了以下3条企业合规不得不做的原因!

(一)规模化与分散化并存的企业发展现状

根据《财富》杂志2020年8月最新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国大陆(含中国香港)公司数量达到124家,历史上第一次超过美国(121家),加上中国台湾地区企业,中国共有133家公司上榜,其中包括中国石化、国家电网、中石油、腾讯、阿里巴巴、格力、小米等。

                                                         图片1.png

从上市公司数量来看,截至2021年7月,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超过5400家,主板上市公司与科创板、创业板、中小板公司基本持平,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50万亿元。
与之对应,中国现存商事主体超1.23亿户,其中企业类超过4100万家,但其中规模5000万以上企业只有36.81万家,只占企业总量的8.9‰,99%以上的企业均是营收规模在5000万元以下的中小企业,还有8000万以上个体工商户。
这种规模化和分散化并存的企业发展现状也决定了不同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会面临相同和不同的问题。

(二)走出去和双循环的经济大背景

走出去作为改革开放后的长期战略,在一带一路的带动下,经历了从分散自发1.0时代,到国企出海为代表的2.0时代,以及民营制造崛起的3.0时代,发展到目前全球资产配置的4.0时代。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2019年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2.2万亿,仅次于美国

                                                          图片2.png

2002-2019年,中国对外投资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6%,2013-2019年累计流量达101103亿美元,占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规模的46%。
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首次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之后新发展格局在多次重要会议中被提及。2020全国GDP突破100万亿,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1亿,民营投资28亿。
一方面是大量国企、央企、民企出海,截止2019年5月,共114家中国企业和个人受到世界银行的各类制裁。很多企业将面临世界银行、亚洲发展银行、非洲开发银行、欧洲复兴银行、美洲发展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的联合制裁,它们不仅被禁止参与这些机构自主的建设工程项目,还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

“十四五规划”中针对走出去的企业,提出了“加强合规管理”的要求。

另一方面,是深化供给侧改革之下的国内经济潜力被进一步挖掘和提升,其中民营企业是合规要求的重点,“十四五规划”中也首次将民营企业的合规管理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经济发展中的法律真空与日益紧密法网之间的动态交织

从1997年刑法到2021年3月1日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刑法483个罪名中,包含163个单位犯罪,11个修正案增加或修订了127个与企业有关的罪名。11个刑法修正案的大量篇幅都集中在经济犯罪。

从2013年公布的各类新闻线索、裁判文书中看企业家犯罪案例,到2021年发布的《2019-2020年企业家犯罪报告》,从这八年的数据对比来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直高居企业家犯罪榜首,不仅数量有数十倍的增长,所占比例也提高了将近2倍。

                                                          图片3.png

原来较为多见的集资诈骗罪、非法经营罪、组织领导传销罪被职务侵占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虚开增值税发票罪代替,尤其是虚开增值税发票罪在民企、国企企业家犯罪榜单中均上榜,充分显示出名义税负过高,已经成为制约国有、民营企业发展的共性问题。
越来越多的案例表明,经济犯罪难以遏制的根源,在很大程度上是营商环境恶化的结果。所以,有效预防与惩治单位犯罪,必须围绕权力监督、企业自治,进行企业合规改革,单纯地强调对经济犯罪的追究,往往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长期看不利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短期看会演变为政府转移公众注意力,暂时化解民愤,减轻民意压力的挡箭牌。

那么,在公司治理层面上,合规风险究竟处于什么地位呢?

尚怀明老师(曾用名尚明淮)认为,在企业所面临的诸多风险之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风险:一是经营风险;二是财务风险;三是合规风险。下面简要分析一下这三种风险的关系。

 第一种经营风险也被称为“业务风险”。企业在开展投资并购、市场销售、质量保障等各种业务活动过程中,所面临的投资得不到回报、企业无法营利、面临生存困难的风险,都可以被称为经营风险。经营风险需要依靠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业务治理来进行有效的防控、识别和应对。公司首席执行官(CEO)是经营风险治理的第一责任人,由其所率领的执行团队是为企业创造业务收益的骨干力量。但是,经营风险属于经济学研究的范畴,企业要规避经营风险,就需要通过研究投资经营全过程,按照市场和经济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第二种风险是财务管理风险。这主要是指由于在财务管理上存在混乱、舞弊、贪腐等行为,企业遭受经济损失,无法实现营利目的,甚至濒临破产的风险。一个良好的现代财务管理制度包含非常复杂的环节,公司除了配置首席财务官以及专门财务管理部门以外,还要设立审计机构对企业财务管理进行必要的监督。有些企业甚至在董事会之下设立相对独立的审计委员会,以提升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可以说,财务管理是独立与经营管理活动的独立治理体系。

第三种风险就是合规风险。合规风险既不同于经营风险,也不同于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为在经营中因为存在违法违规乃至犯罪行为,而可能遭受行政监管部门处罚和司法机关刑事追究的风险。根据前面的分析,合规风险可以分为监管处罚风险、刑事风险和国际组织制裁风险等三种。合规风险一旦得不到控制,企业除了被追究法律责任以外,还有可能被剥夺特许经营资格,甚至被吊销营业执照,从而使企业遭受经济损失乃至声誉损失,由此引发的雪崩效会使其承受灾难性的代价。

由此可见,企业建立合规机制,并不是防控一般意义上的“风险”,而主要是因违法违规行为而受到监管处罚和刑事处罚的风险。这种合规风险不仅不同于企业的经营风险,也与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具有实质性的区别。正因为如此,在那些建立有效合规计划的企业中,在董事会领导之下,同时并存着业务经营、财务管理和监督以及合规管理等三大公司治理体系,三者分别防控相应的经营风险、财务管理风险以及合规风险,它们相互独立,相互制衡,各自具有较高的权威,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企业合规并不是一般的“风险控制”,而是一种具有“合规风险控制”职能的治理体系。

                                                        图片4.png

如何搭建合规体系?尚明怀老师认为应该做到六化建设!

1、内部合规制度化

应将合规建设写入《公司章程》。正如将国家制度写入《宪法》一样,把合规建设从一般的制度完善上升为一个企业的根本要务。

合规管理要求企业及其员工遵守“各项规定、规则、规矩”,先要告诉所有员工都有哪些“规定、规则、规矩”。这是员工“守规”的前提。因此,合规管理过程中的有关合规义务清单、合规管理制度、合规行为规范、业务合规指引等,都属于准则系统。这部分的工作,在新建合规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所占比重超过了一半,可见制度化对于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

2、流程化

这一步是真正的合规体系建设基础性工作。对业务流程梳理,是任何管理工作精细化的前提,包括流程重组或优化、专项管理体系建设等。如果企业的业务形式简单,业务链条短,那么在这一步的业务流程梳理可以简化。可按部门对业务进行简单拆解,我们称为模块化。如营销部门,可进一步分为营销方案制定、营销模式、市场宣传、合作营销等模块。对于合作营销,又分为合作模式选择、合作协议、款项回收等二级模块。这些工作,同时作为合规风险评估工作的对象。这部分的业务流程梳理,其实就是对业务的熟悉,最好配置相关的业务人员或行业专家共同参与。对全部的业务模块(行为)熟悉后,便需要组织法律专家对行为应适用的合规义务进行梳理。这就是合规义务识别。合规义务明显比法律、法规的要求更广,但基于现实能力和需求的考虑,一般的合规义务识别,主要还是识别业务行为应遵守的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法律、法规及监管规定等。经过第二步的工作,输出的成果是企业应遵守的合规义务库。

信息化

借助大数据与信息化,大数据挖掘并运用信息化手段,分析违规原因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并反溯至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总结经验教训,查找企业运营管理的薄弱环节,检测企业运营管理环节的潜在风险,对制度和流程进行合规性评价,督促违规整改和持续改进,帮助企业实施管理流程再造。

4、监督常规化

主要体现为审查与监控机制。审查包括合规审查、合规强制咨询、合规联席会议等机制。监控包括合规检查、合规考核、合规报告、合规风险预警、合规审计等机制。大型企业集团合规管理体系在这部分的表现,最是多样化的。依据业务、管理、认知等因素不同,每个企业在这一块都表现得很不一致。这部分也与合规管理体系能否真正实施,以及实施是否真正有效密切相关。很多质疑企业合规体系的有效性,其实正是质疑这一部分的有效。因为,其他部分,均是“表象化”的,很容易“模仿”。然而,关于审查与监控,是切实需要企业放弃一些业务机会,增加管控节点等与企业追求商业效率与效益目标暂且不一致的行为。这种放弃和增设流程控制,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这也是很多建立了“有效合规计划“的企业,违法违规行为仍然不断发生的原因。关键是在合规遵照执行方面流于形式,这与内控建设失败案例里的“管理层凌驾”是类似的。

同时要建立举报机制,建立流畅的举报渠道,设立员工违规行为举报热线,对举报人实行保护,确保其不受打击报复,及时处理对违纪员工的举报。

5、体系化

企业合规建设是一项成体系的活动,企业合规可以分为企业内部合规和外部合规,人合规和事合规,时间合规和空间合规,民事合规、行政合规和刑事合规,程序合规和实体合规等等。一个企业合规体系真正建立起来的标志是合规人员的专职化,只有他们专门按照合规制度的要求从事专业的合规事务才能证明这个企业真正的在做合规建设,合规制度在企业的运营中发挥作用了,才真正的说明该企业合规制度有效建立起来了。


合规管理体系作为一种管理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等一样,在企业内部都需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赋予专项的职责权限。合规管理体系的组织系统包括三部分。一部分是专门的人员,称为“合规专员”。这类人由持有合规师职业资格,具备合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组成,带头人是首席合规官。第二部分是面向高管人员,对包括董事会、经理层人员在内的人员,在其各自岗位职责上明确增加“合规执行”、“合规监督”等合规要求。因为合规只有“自上而下“才能取得良好实效,因此,高管的合规职责是合规组织系统的关键一环。最后一部分,是除了合规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即通常所说的业务部门,他们在”合规遵从“、”合规执行“上的职责,也是组织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构成。这涉及合规管理的职责分工以及风险三道防线的设计等问题,也是实践中不少企业存在困惑或混淆的地方,需要在完善合规组织系统的时候进一步梳理。


合规文化

合规文化是企业合规软实力的体现。在构建制度的同时,要将合规文化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合规氛围作为合规建设的重要基础。通过合规宣传、培训、模范榜样与失范教育等多种方式,将合规的观念和意识渗透到每个员工的血液中,形成大众性的合规文化。比如深入业务一线,通过长效性的文化宣讲、专题性活动、知识竞赛、案例学习等多种方式,使一线员工了解依法合规的重要性,消除抵触心理,开展各项业务合规建议绩效考核、排名,通过与业绩挂钩的方式,让大家切实关注、重视合规问题。


结束语

企业合规本质上是一种治理行为,治理的前提是充分识别所需遵循的“规”。


尚明怀老师认为:企业合规所面临的“规”实际是外规而非内规。


外规通常指的是企业须遵守的属地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行业准则和企业规章、商业惯例和企业社会责任等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规定。

外规的某些要求在通过一系列的企业体系建立转换后,将会成为企业的内规,即企业内部的管理要求、管理制度等,两者是紧密结合和有机统一的关系。因此,企业合规不仅仅具有企业依法依规经营的含义,还是企业自我治理、自我监管和自我整改的治理方式,更是一种在陷入执法调查时获得宽大处理的激励机制。